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性质、监管及对涉财犯罪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影响的研究综述

金融科技飞速发展,法定数字货币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这一领域不仅关乎金融体系的变革,也给央行带来了众多新问题。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将简要介绍这些研究成果。

法定数字货币法律性质研究

2022年,李晶在《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第二期发表文章,探讨了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及监管相关议题。明确法定数字货币的性质是监管工作的根基,性质不同,影响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定位和监管策略。性质明确,有利于更高效地维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权益。韩潇在2022年于西南政法大学发布的论文里,对法定数字货币在流通环节的法律制度构建进行了详尽研究。流通过程中,法定数字货币的顺畅流通至关重要,因此,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支撑显得尤为关键。

对犯罪影响探讨

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二期发表了张奥和钱小平的研究文章。文章探讨了法定数字货币对涉财犯罪的影响。这种新型货币的特性将改变犯罪手段,同时也会影响犯罪认定标准和打击难度。这些研究成果对执法部门来说,有助于更有效地制定应对策略,进而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影响

谢雨心和马坤在《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进行了研究,他们讨论了央行新推的数字货币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可能带来的影响。这种数字货币可能会抢占这些平台的市场份额,促使它们进行业务创新和升级。这一变化将对支付行业的整体格局以及消费者的支付习惯产生重要影响。

征信难题与对策

张宇润和董宇在2021年第二期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对法定数字货币的征信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在搜集与解析法定数字货币的交易数据时,他们遭遇了不少挑战,因为现行的征信体系并不适用于这一领域。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措施,对于保证征信系统的顺畅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职能理论下本质解析

2021年,《当代经济管理》杂志第一期上,齐志远借助马克思的货币职能理论,对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DCEP进行了深入的本质分析。通过运用这一经典理论,我们得以更精准地理解数字货币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同时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央银行多方面研究

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风险管理和沟通等领域有所涉猎。郭艳等作者于2020年第一期《经济研究参考》中,对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的组成与功能进行了研究。只有深入理解其结构和功能,我们才能更高效地运用数字货币。回顾过往,1983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第四期上,中财院第七课题调研组对央行如何调控货币流通及信用问题发表了见解。尽管当前经济状况已发生显著变化,但其核心原则依旧具有参考价值。

大家对法定数字货币未来能否完全取代纸币有何见解?若这篇文章给您带来了一些思考,不妨点赞支持,或者将它转发给更多人看看。

作者头像
tp官方正版创始人

tpwallet官网下载

上一篇: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BDC)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国际清算银行2020年调查分析
下一篇:欧易交易所安全无毒官方版及数字货币购买全攻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