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以线上方式举办,清华学者朱民发表了一场关于数字货币的演讲,这个演讲成了重磅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数字货币已经开始试点,它未来应用潜力巨大,人们不禁思考,它能不能革新金融领域,能不能革新公共服务领域?
对话会背景
1月28日,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通过线上形式开启,全球各界的精英都聚集在了这里,共同探讨经济发展等许多议题。在这场高规格的会议当中,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发表了演讲,对数字货币进行了深入分析,让与会的人对这一新兴领域有了全新的认知。
这次对话会成了一个重要平台,人们能在这个平台交流思想,不同见解会在这个平台相互碰撞,朱民教授在这个平台对数字货币做了专业阐述,这一阐述成了会议的亮点之一,吸引了众多目光。
数字货币试点情况
朱民指出,数字货币进行过两次试点,第一次是小规模试验,在苏州发放了大约1000万元数字货币,市民可以自由领取,每人能得200元,还能在3600家商店消费,借此人们初步体会到了数字货币的便捷。
第二次实验规模有所扩大,与数字货币系统合作的代理商店数量增多,增加到3万多家,这让数字货币像零售产品那样贴近大众生活,使更多人可以参与进来,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
M0定义的重要性
在数字货币系统当中,M0指的是流通的现金,它的定义相当关键。央行数字货币对于M0的定义,虽然处于早期阶段,但是已经能够设想出许多应用场景。举例来说,给中小企业发放信贷,这能够让资金更加精准快速地抵达企业手中。
在公务员工资支付方面,使用央行数字货币能提升效率,也能提高透明度。在特殊人群补贴支持等方面,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同样可提升效率,还能提高透明度。使用央行数字货币还能改善公共政策传递机制。可以预见,M0的合理定义与运用,会极大推动数字货币发展。
二级结构优势
M0有二级结构,央行把数字货币发给四大商业银行和一家电商平台等代理银行,这些代理银行再把数字货币分发给民众,不是央行直接面向零售市场。
这种两级结构让系统搭建变得轻松,也让后台办公室搭建变得轻松,它拥有清晰的控制系统,成本相对较低,架构也相对较低,从长远来看,这对数字货币的推广有益,对数字货币的普及也有益。
测试方向建议
朱民觉得,数字货币应加强测试力度,并非扩大规模,而是要拓展应用范围,要使更多场景能用上数字货币,借此测试它的可持续性、耐久性、准确性以及效率,当下只是初步尝试,正处在对测试系统持谨慎态度的阶段。
毕竟金融领域对安全和稳定的要求极高,公共服务领域同样如此。只有经过充分测试,才能保证数字货币在未来大规模应用时不出差错,只有经过充分验证,才能保证数字货币在未来大规模应用时不出差错,进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潜在发展走向
朱民称,数字货币在实体经济里潜力很大,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没有特别的规划,也不会用它去和美元竞争,货币竞争这个概念不清晰,数字货币的发展不是朝着这个方向。
数字货币会受到市场推动,它会在支付领域流动,会在现金流方面实现流动,会在资本流方面产生流动,会在货币交换方面发生流动,未来它有可能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大家觉得数字货币未来会最先在哪个领域大规模应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别忘了点赞,还要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