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科技领域,稳定币的竞争态势极为激烈。这其中蕴含着许多复杂的因素。一方面,存在着对现有稳定币可能出现暴雷风险的担忧;另一方面,也有着对创造出更优质稳定币的强烈渴望。争议与创新相互交织、共同存在。
稳定币的现状与风险
在稳定币领域,USDT影响力巨大,但随时有暴雷的可能。它被海量用户接受,然而本质上是有风险的资产。许多用户在使用 USDT 时,可能并未充分认识到其中的潜在危险。目前,USDT 在跨境结算和支付方面已有应用,大量用户的信任和高使用率使其在市场上占有一定地位,但这无法掩盖它存在的风险因素。此外,一些企业将 USDT 用于跨境结算等场景,若 USDT 暴雷,这些企业将面临巨大损失。
在稳定币的大环境当中,其他稳定币若要发展,就必须正视由 USDT 所带来的用户接受度这一难关。因为用户已然习惯了 USDT,所以要将用户从 USDT 那里吸引过来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USDx独特的协议机制
USDx和其他稳定币存在差异。它的背后是由 USDC、TUSD、PAX 和 DAI 等稳定币组成的一篮子。dForce 团队设计的这个 protocol 更为独特。凭借这个协议,任何人都能依据等比值,使用上述稳定币生成 USDx。例如,在 USDx 价格低于市场价值时,无论是 dForce 团队成员还是其他人,都可以购买 USDx,接着通过协议将其换成其他稳定币以实现套利。而当 USDx 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也能进行反向套利。这种机制就如同给 USDx 安装了一个可调节价格的阀门。
该协议能让 USDx 的价格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得以有效调控。这种协议机制很独特,其他稳定币不具备。这使得 USDx 有了吸引更多用户的条件,也让它在稳定币竞争中能立足。
非官方Libra的可能性
这种将多种货币按比例进行打包的形式颇具趣味。从理论层面来看,能够打造出未经官方许可的非官方版 Libra。只要依据 Libra 官方所规定的货币比例来进行打包,在其官方使用存在诸多限制的情况下,例如未加入 Facebook 节点的人,此时这种“Libra”便会具备价值。就如同在一个较为封闭的小湖泊中,官方的大船无法驶入,那么这种模仿“大船”而制造出来的小船就能够在小湖泊中航行。
这种非官方性质的稳定币具备独特优势。它无需依赖官方的许可,能够在 Libra 受到限制的区域发挥作用。在更多的特殊场景当中,这种非官方的货币能够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
可编程性的价值
在稳定币当中,可编程性具有重要意义。非官方属性的稳定币的最大价值体现就在于其可编程性。例如在以太坊生态里的 compound、cDai、rDai 等,它们就是很好的实例。这种可编程性意味着存在着无限的创造可能性,也意味着会出现新的资产流通方式。货币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支付和存储手段。通过编程,稳定币能够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能够自动执行一些金融交易规则,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
编程性的稳定币可以吸引那些对新兴科技接受程度较高的人群。这些人群通常是金融科技的早期使用者。他们对稳定币的可编程性变化怀有好奇心,并且愿意尝试这种新的稳定币应用形式。
USDx的发展机会与模仿路线
USDx 在编程性方面很大程度上会仿照 DAI 的路线。其一,能够在协议层进行创新;其二,可以直接借鉴以太坊生态中已被验证的协议。通过这些方式,能够增强 USDx 的可用性。当 DAI 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稳定币背后是波动率较高的资产时,USDx 就有了发展的机会。在市场中,像有的地方 DAI 的借贷利率高但却找不到场外交易(OTC)入口,而 USDx 就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dForce 运营 USDx 是从解决 OTC 场景开始的,主流钱包可以买到 USDx。同时从借贷端出发,能够使稳定币产生利息。这些方面都是 USDx 在竞争中的优势,能够突破 DAI 的限制,从而吸引更多用户使用 USDx。
稳定币竞争的核心挑战
稳定币赛道竞争较为激烈。发出一个稳定的货币并非难事,然而困难之处在于怎样说服更多的人去使用,以及创造出更多的使用场景。USDT 凭借自身的例子已然证明了这一点。它具备巨大的流动性和共识,其他稳定币若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突破这一点。仅仅解决交易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诸如跨境业务、企业合作以及日常大众支付等更多领域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