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最看重的是投资所得。对于回报,每个人的期望都有所不同。有些人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生活资本,他们希望余生和孩子能过上轻松自在的生活,对他们来说,5%的年回报率就已足够。但也有一些工薪阶层,他们希望通过投资实现财务独立,因此更愿意追求更高的回报率。
勿陷“交学费”误区
多数人觉得在投资时学习必不可少,这样才能在日后有所收益。但全球资本市场百年来的数据显示,年回报率能达到8%已经很不容易了。尽管一些新兴国家的股市可能表现更佳,但这样的市场正变得越来越少。看似通过“交学费”能积累经验,实则可能让财富不断缩水,因为市场机会和结果往往难以准确预料。
慎选贵金属投资
贵金属不适合作为投资的首选。数百年来,它只在少数时段显现出投资价值。这主要是因为它与人类财富创造的联系不够紧密。近年来,黄金价格波动频繁,普通投资者难以预测其走势,且投资贵金属并未带来稳定且丰厚的回报。
资产配置才是关键
吴军老师强调,投资成功的关键是合理分配资产,不能只依赖挑选个别股票或抓住一次投资机会。即便某些公司股价能涨十倍,但真正能持续稳定增长的却很少。过去美股的“漂亮50”中的一些大股票,现在要么不复存在,要么已失去投资价值。若只关注少数股票,忽视整体资产配置,投资风险将大大增加。
分散投资的局限
有人计划将资金分散投资,对那些股价上涨迅猛的股票持乐观态度,但不敢大规模持有。这类股票虽然涨幅引人注目,但在资产组合中所占份额不大,对整体收益的提升作用有限。对于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挑选10至20只股票需投入大量研究时间,且从长远来看,整体收益可能与市场指数相当。散户普遍不具备专业分析技能,与其花大量时间研究单一股票,不如寻找更简单高效的投资方式。
指数基金的优势
退休的投资者应选择那些过去表现出色的指数型基金。根据数据,散户中仅有5%的人投资业绩超过了指数,而有60%的人遭遇了亏损。这反映出大多数投资者在挑选股票时能力有限。指数基金不仅可以避免个股的风险,还能实现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因此是一种相对稳健的投资选择。
灵活调整投资组合
投资需灵活调整投资组合。吴军老师提到,在国内,国债是债券投资中较为稳妥的选择。我个人认为,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和美国储蓄保险也是不错的选择。股市大幅下跌时,不宜轻易割舍,可以借助债券或现金购入股票,维持既定的持股比例。这样做有利于在市场波动中实现资产的持续增值。
读完这篇文章,你是否有关于个人投资计划的全新认识?来点个赞、分享一下,然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咱们一起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