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近期,美国出台了《通胀削减法案》,该法案中有大规模补贴本国企业的内容,还有优待美国企业的条款,在汽车产业领域,这种表现尤为明显,法国《回声报》、路透社等媒体对此密切关注,法国和德国也高度重视此法案,将其视为对欧洲企业的严重威胁。
法德表态
22日,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和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巴黎举行会谈,他们明确表示两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哈贝克指出该法案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且违反若干规定,勒梅尔强调欧洲必须把捍卫自身利益当作优先事项,这凸显出法德维护欧洲产业权益的决心。
潜在威胁
在巴黎和柏林看来,美国的这个法案会让欧洲企业处于不利地位,还可能加快欧盟去工业化的进程。这是因为优待美国企业的条款会吸引资源流向美国,进而致使欧洲制造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失,从长远角度看会对欧洲经济结构造成巨大冲击。
应对措施
要是无法和华盛顿达成妥协,法国和德国有可能在欧洲加大对产业的援助力度。勒梅尔还提议欧盟能制定“购买欧洲商品法案”来作出回应。另外,两国政府计划未来在氢等关键技术方面开展更紧密的合作,以此推动自身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
舆论担忧
西班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网站表明,《通胀削减法案》存在保护主义成分,这有可能引发一场贸易战。美国《政治报》同样觉得,欧美之间的这场争端极有可能演变成特朗普时代那种针锋相对的关税战,进而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贸易局势不稳定的担忧。
未来走向
法国总统马克龙会在12月1日于华盛顿与拜登会面,再次探讨欧洲利益受损的情况。然而当下美国没有做出让步的迹象,原因是其处于强势位置,不会牺牲哪怕是最微小程度的经济利益。这意味着一场大规模的贸易战可能才刚刚启动,后续的发展状况有待进一步去观察。
大家都在想,这场欧美之间的贸易争端,最终会以怎样的方式结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看法,也希望能给本文点个赞,帮忙分享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