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的隐私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法定货币在交易隐私方面与数字货币存在明显差异。那么,数字货币为何需要隐私?比特币又是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隐私的?
法定货币隐私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法定货币存在纸币和电子货币这两种形式。当使用电子货币,比如进行银行卡支付、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操作时,是完全没有隐私可言的。你账户中的所有交易记录,都被相应的中心化公司予以保存。然而,用纸币进行消费时,就如同在超市里直接进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是花费 5 块钱买牙刷还是花费 10 块钱买毛巾,除了商家之外,其他任何人都无法知晓。
比特币隐私保护之混币服务
比特币为了保护隐私采取了诸多方式,混币服务便是其中之一。用户会将自己的比特币与其他人的比特币进行混合。这样做能使交易链路变得模糊。例如众多用户在混币平台上进行操作,他们会打乱各自的比特币,然后重新组合后再转出。外界难以确切地分辨出每一笔比特币具体是来自谁的。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提升了交易的隐私性。
交易延迟广播功能
部分钱包具有这样的功能,即能实现交易延迟广播。其目的是防止交易被监视者追踪到。该功能会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对交易信息进行随机的延迟广播。比如说,张三发起了一笔比特币转账,在通常情况下,交易信息会立刻被广播出去。然而,当使用了这个功能后,交易信息可能会在 1 到 10 分钟之间的某个随机时刻才被广播。这样一来,交易的时间和位置就不容易被预估到,从而有力地保障了用户的隐私。
其他匿名性技术
除了混币和延迟广播之外,还有零币交易以及环签名等匿名性技术。零币交易可以将交易金额以及流转路径隐藏起来。环签名能够让签名者的身份隐匿不见。这些技术就像是给比特币的隐私保护加上了几道防线,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比特币钱包的隐私保护能力。
信息租金与定价原理
思考商家的定价模式,为何通常不会对每个人收取不同的价格?假设有三个人,分别是 A、B、C。如果商家完全清楚他们购买商品的出价意愿,那么就能够对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价格。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商家很难了解到每个人具体的出价情况,只能大概估算出一个出价的分布,然后收取统一的价格。例如对于某件商品,商家收取 200 元的统一价格,而 C 由于其私人信息愿意出 300 元,这样,多出的 100 元就是 C 的信息租金,即因私人信息而产生的剩余。
比特币的匿名性基础
比特币的匿名性依赖于地址与个人身份相分离。下载并安装 imToken 后,在手机离线状态下创建 BTC 钱包,且不填写个人信息,那么就不会有其他人知道该钱包地址的归属。它借助 UTXO 模型,能使 BTC 地址之间的关系被分隔开。对于包含多个输入和输出的交易,因为 UTXO 有其特殊性,外人很难分辨出找零地址和收款地址,除非是转账者本人。但要留意的是,BTC 交易在全网是公开的,若钱包中的 BTC 经过中心化交易所,隐私就有可能被暴露,因为中心化交易所是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最易导致个人隐私暴露的地方。
大家认为未来比特币的隐私保护技术在哪些方面能够获得新的进展?又会有哪些新的改变?欢迎大家进行点赞、发表评论并且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