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SEC拒绝首个比特币ETF申请: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投机属性与监管挑战

比特币诞生背景

2008 年,中本聪凭借区块链技术,将中心化中介担保的这一过程去除掉了。2009 年 1 月 3 日,去中心化的比特币诞生了。1982 年,“数字货币之父”David Chaum 就有了利用新密码协议来构建电子货币系统的念头,比特币的出现对他的这一想法产生了一定影响。

比特币的投机属性

比特币诞生之后,一直具备较强的投机特性。它的价格多次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比如,之前比特币价格快速上升,从而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然而,随后价格又快速下降,导致很多人蒙受了重大损失。在 2015 年 9 月 9 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把比特币界定为大宗商品,这进一步表明它已成为市场中用于投机炒作的工具,偏离了数字货币的核心理念。

去中心化问题

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它没有国家信用作担保,也就不具备法律规定必须偿付的能力,并且不和珍贵金属相联系,还缺少“价值锚”,所以其币值极其不稳定。在人类的货币历史进程中,去中心化的货币安排经常会出现像“以次充好”这类失信的情况,这些情况会对币值的稳定以及交易的便利造成影响,正因如此,中心化的法定货币才成为了主要的选择。

使用者情况

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使用者相对比较固定且集中。从 Coindesk 对 4000 名比特币持有者进行的调查可以看出,其中 91.8%是男性,72.5%为白种人,65.8%是技术人员。这些使用者大多是因为投资才参与到比特币当中的。这显示出比特币更多是在特定的人群里被用于投机的。

央行的态度

数字货币有诸多优势,一是能降低成本,二是支付快捷。各国央行都对其高度重视。美联储着重关注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英格兰银行在思考运用相关技术,以让更多主体能参与到央行的资产负债操作中。欧盟把数字货币的活动纳入到反洗钱的监管范畴内。中国人民银行于 2014 年组建了研究团队,到 2017 年初,法定数字货币在数据票据交易平台上顺利完成了测试。

未来展望

在现代信用经济体系当中,央行必定会担任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主体。然而,对于究竟采用何种发行方式,以及能否借助区块链技术来使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参与方得以增多,这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随着电子货币被广泛地加以运用,现金的需求在持续地下降,未来当央行数字货币逐渐成熟之后,它取代现金的可能性会变得更大,并且它给金融体系以及信用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去深入地进行探讨的。

大家觉得未来数字货币取代现金会带来哪些确切的变化?欢迎大家展开评论并相互交流,同时也别忘记给本文点赞以及进行分享!

作者头像
tp官方正版创始人

tpwallet官网下载

上一篇:欧易交易所安全无毒官方版APP下载 - 全球顶尖比特币虚拟货币交易平台
下一篇:区块链技术如何通过去中心化和信任机制改变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