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货币交易领域中,去中心化交易所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它与中心化交易所相比,有着哪些不同之处?同时,它又具备哪些比较明显的发展特点?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进行细致的探讨。
去中心化交易所定义
数字货币交易所能够开展数字货币之间的交易,同时也能够开展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的交易。判断一个交易所属于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其关键在于用户是否能够对用于交易的数字货币实现完全掌控。当下全球大约有 250 家去中心化交易所,这些交易所涵盖了正在运营的和正在开发的。其中大部分是以 Ethereum 和 Bitshares 作为平台。为了提升交易体验,去中心化交易所会在多个方面做出舍弃,部分地摒弃去中心化特性,这与“不可能三角”理论是相契合的。
核心交易服务
大多数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主要业务与中心化交易所相近,主要是提供币种之间的交易服务。其中有部分交易所凭借其网关功能,能够达成法币与代币之间的兑换。这种交易方式在数字货币领域是比较常见的,它满足了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方面以及交易上的多样化需求,对数字货币的流通和交易起着关键的作用。
市值排行情况
根据 CoinMarketCap 于 2018 年 9 月 4 日公布的数据,在市值位列前 50 的代币当中,有 6 种代币与去中心化交易所相关,其占比为 12%。在市值处于前 100 的代币里,相关代币有 9 种,占比是 9%。位列第三的 Bitshares,是目前交易量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之一,并且在行业内部发展得较为成熟。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去中心化交易所在代币市场中的比重以及它所处的地位。
底层公链占比
多数去中心化交易所以 Ethereum 为基础公链,其次是 Bitshares,Bitshares 的占比为 17.65%。不同的基础公链会对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性能、功能以及扩展性等方面造成影响。Ethereum 有自身的优势,Bitshares 也有自身的优势,它们使得众多去中心化交易所依据它们进行开发与运营。
Ethereum系特征
以太坊是 DAPP 数量最多的平台。其去中心化交易所数量在公链中处于领先且较为成熟。目前,这些交易所主要交易以太坊系代币,交易依靠智能合约在链上进行。不同交易所的差异主要在撮合机制上。部分交易所计划未来支持其他公链币种交易,不同去中心化协议促使产生多种交易模式。
Bitshares系特色
Bitshares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领域处于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它支持的交易币种数量不少,交易效率较高,总交易量也处于靠前位置,提供的服务很全面。2018 年 9 月 4 日,有 15 家机构加入了 Bitshares 的协议生态,Graphene 协议生态吸引了 13 家机构,其中包括 CryptoBridge、OpenLedger 等知名平台。
读者朋友们,您觉得去中心化交易所之后会在哪些方面取得显著的进展?倘若您觉得这篇文章给您带来了些许启发,那就给它点个赞或者将它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