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货币正逐渐被更多人了解,其试点已形成“10+1”的格局。这无疑是个新事物,但也引起了不少疑问和顾虑,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数字人民币的双层运营体系
数字人民币的运作模式采用了一种特有的双层结构。在这种架构下,中国人民银行扮演着核心角色,实行集中管理。比如,在日常使用中,我们消费者所接触的银行和支付平台,实际上只是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它们主要负责将数字人民币兑换给公众,并提供支付服务。这种体系的关键之处在于,中国人民银行能够稳固地控制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以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试点为例,可以看到这个体系在合理调控货币供应量方面的效果,有效防止了货币过度发行的问题。此外,从宏观经济调控的角度来看,双层运营体系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平衡推进数字人民币的普及。
该体系还能有效处理各地经济上的差异。以偏远地区为例,当地银行在人行指导下,能依据当地金融需求,更灵活地推进数字货币业务。既兼顾了地区的独特性,又保持了国家货币政策的统一性。
数字人民币与货币超发
有人担忧,若数字人民币的供应量不加限制,是否会导致货币过度发行。从制度层面分析,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因为人民银行对此已做了全面考虑。首先,数字人民币主要是作为现金支付工具(M0),且不支付利息。因此,民众通常不会将大量存款转为数字人民币。根据试点区域的数据,首轮试点放开后,并未观察到大量存款流入数字人民币的情况。这表明,从普通民众的经济行为模式来看,不会引发货币过度发行。再者,从金融市场的宏观逻辑来看,这也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不会降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比如,在金融较为发达的试点城市,推行数字人民币后,原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依然稳定运行。
人民银行依托双层运营体系,对货币总量实施严密监控与管控。面对诸如通胀等风险,能迅速作出调整。其他国家在货币数字化改革时,若调控机制不完善,易生货币过度发行的风险。我国制度设计则预先防范,有效避免了此类问题。
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性
数字人民币的特点是可控匿名。全球普遍认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难以做到完全匿名,否则可能助长非法交易,如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易纲指出,我国数字人民币遵循“小额匿名、大额可追溯”的原则。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例如,在小城镇,居民日常小额消费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这种支付方式是匿名的,既保护了消费者的隐私,又顺应了日常交易习惯。对于大额交易,依法可以进行追溯,如企业间的大额资金往来,若出现异常,监管部门可依法进行调查。在收集个人信息方面,我们坚持“最少、必要”的原则。与现有电子支付工具相比,数字人民币收集的个人信息更少。比如,某知名电子支付平台需要收集大量信息,包括购物偏好等,而数字人民币则无需收集这些信息。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可控的匿名性既确保了公民的隐私权,又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它既符合互联网时代保护隐私的潮流,又能阻止不法分子利用数字支付进行非法行为。
数字人民币与现金的关系
在我国,数字人民币难以完全取代现金,两者将长期并行。这首先是因为我国国情特殊,地域广阔,从沿海到山区,人口众多且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在偏远山区,居民可能更习惯于现金交易,对新支付方式接受度不高。再者,不同人群的支付习惯各异。例如,不少老年人对移动支付,包括数字人民币,使用不熟练。在城市老旧小区,常可见老年人用现金购物的情景。由此可见,只要社会对现金支付仍有需求,央行就不会停止现金供应,也不会强制替换。
同时,现金具备其他支付方式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比如,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电力通信中断的紧急时刻,现金仍能正常执行其支付职能。
数字人民币与现有电子支付工具交互
数字人民币需与现有电子支付手段实现互通,确保安全和便利兼顾。如今,电子支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也带来了一些困扰,比如市场碎片化和隐私泄露的风险。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在安全性上更胜一筹。促进这两者的结合,能让用户在使用电子支付享受便利的同时,还能获得央行提供的安全保障。例如,在商场购物时,若能实现互通,既能享受原有电子支付平台的优惠,又能获得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多重保障。
从技术层面分析,必须确保数据接口的畅通,并设立一致的安全规范。在部分大型连锁商业企业的实验中,这一交互功能的初步应用显现出显著优势,显著提升了支付速度,同时降低了支付风险。
适合数字人民币的管理模式
我们需要借鉴现金及银行账户的管理理念,来打造数字人民币的适宜管理模式。现金管理有一套完善的体系,涵盖了从印刷、运输、储存到流通等各个方面的管理规范。在借鉴现金管理的经验时,我们能够对数字人民币的总量控制、流通环节进行有效监管。比如,对数字人民币投放市场的数量和速度进行控制,可以参照现金投放的做法。在银行账户管理方面,我们可以从账户安全、开户身份验证等多个角度吸取经验。比如,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开户过程可以借鉴银行账户开户时对身份核实的严格性。这样做可以确保数字人民币的管理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稳步推进。
对数字人民币未来走向有何看法?期待您的宝贵意见。敬请点赞并转发本文,同时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